三个人也不错1V2,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一色屋成人精品色网在线,日本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站

建設制造強國 筑牢實業根基

Date:2020-11-12 9:45:31Hits:0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十三五”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實體經濟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過去5年,實體經濟取得了哪些新進展?今后5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們應當如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如何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今天起,本版推出“著力發展實體經濟”系列報道,回望來路、審視當下、展望前景。

——編  者  

一條制鞋生產線,技改后效率可提三成多

傳統產業加快升級步伐

鏡  頭

每塊皮料都有專屬身份ID實現智能剪裁,車縫流水線通過智能運算自動按需分配工作量,智能機械臂精準進行鞋面打磨、鞋底刷膠……在廣州市天創時尚智能工廠,不同樣式、尺碼的新款女鞋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共舞”。

“用戶需求越發多元多變,倒逼我們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天創時尚總經理倪兼明說,2018年8月,經過柔性化改造后的首條鞋履自動化智能生產線開始啟用,生產效率提升35%以上,用工減少60%,生產更高效,品質也更穩定了。

嘗到技術改造甜頭后,天創時尚打算再進一步。這幾天,他們在車間智能化生產線上裝上了攝像頭,還搭起了電商直播間。“‘雙11’要來了,一批訂單通過柔性智能制造系統直接轉化成生產指令,最快1天內就能發貨。”倪兼明滿懷期待。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以創新為動力,以提高產業附加值為目標。”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業所副所長馮媛表示,傳統產業是工業重要組成部分,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80%,紡織、輕工、鋼鐵、石化、機械等產業更是直接關系國計民生,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建設制造強國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

“十三五”期間,不少傳統制造業企業加快了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步伐。2016—2019年,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從40.6%增長到47.1%。截至今年6月,全國制造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48.7%、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71.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51.1%。

馮媛認為,“十四五”時期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應推動互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推動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級。“此外,在傳統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集中的行業,不少企業自身研發能力薄弱、實施技術改造較為困難,需要集中資金、人才、設施等資源開展協同創新,研發具有準公共產品特性的產業共性技術。”馮媛說。

一顆納米微球,制造業中有大用場

新興產業開拓市場空間

鏡  頭

什么是微球?微球是直徑在納米和微米尺度范圍的“小球”。1納米約等于一根頭發絲橫切面直徑的六萬分之一。如此微小的材料,卻在制造業中有著大用場。

“微球屬于納米新材料,是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的基礎之一。沒有微球就難以生產出抗癌藥,也無法生產液晶顯示屏。”蘇州納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必旺舉例說,每平方毫米手機屏幕要用上百個微球,這些微球能形成一個“骨架”,撐起兩塊玻璃面板,液晶材料就灌注在微球撐起的面板縫隙里。

過去,我國不具備微球生產能力,制約了液晶顯示、芯片制造等下游產業發展。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多年不懈創新,目前納微科技生產的納米液晶微球已經可以比肩國際先進產品,既幫助液晶顯示等下游企業節省了成本,也撬動進口微球產品作出價格調整。

“近年來,我國在微球等新材料領域取得快速進展,得益于發展環境的持續改善。”江必旺感慨,這些年我國新材料領域基礎研究進步很快,從中央到地方也都出臺了許多支持鼓勵政策,讓企業得以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創新腳步。

“十三五”期間,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一大批關鍵技術和產品取得重大進展,C919大飛機用材、平板顯示基板玻璃等新材料實現突破。進入“十四五”,如何讓新興產業更上層樓?

讓產業基礎更牢固。“現在,越來越多高端產品對材料和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加強這些領域的研發制造。”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戒驕認為,我國很多新興產業在終端產品上有較強的競爭力,但在關鍵材料等產業基礎環節上還比較薄弱,應加強基礎投入,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

讓創新動力更強勁。“新興產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始終離不開創新的推動。我們要更加重視創新驅動,推出更多新應用、新產品,助力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江必旺說,近期,納微科技又開發出用于芯片封裝的導電金球,再一次填補國內空白。江必旺表示,我國微球市場有上千億元規模,國內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還比較小,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一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動上下游共同進步

產業鏈條匯聚制造合力

鏡  頭

追隨車道標志線自動轉彎;自動識別路邊限速標志勻速行駛;紅燈亮起,追隨前車自動減速、剎停;綠燈亮起,自動起步……11月5日,杭州,零跑汽車試驗場,一輛涂滿偽裝的SUV正在進行自動駕駛測試。

“這款內部代號C11的純電高端SUV,搭載了10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硬件可支持L3級別自動駕駛能力。”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說,實現這一能力的關鍵是我國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規級智能駕駛芯片——凌芯01。“我們攜手其他企業耗時3年開發成功,打破了我國智能駕駛芯片的技術瓶頸。”他說。

417萬輛!截至6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400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5年居全球首位,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產業生態體系逐步建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

汽車產業就業人數多、產業鏈條長、稅收貢獻大,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時期,在一系列支持政策帶動下,行業企業紛紛加大投入、加快創新,與產業鏈上下游一道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轉變。

“我國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已達300瓦時/公斤,國際領先;驅動電機的功率密度達到4.9千瓦/公斤,與國際同步。”工信部裝備一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的鈷、鋰等有色金屬開采加工,中游的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三電系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四大材料”,導電劑、銅箔等關鍵敷料,以及下游的整車制造、充電樁生產運營等環節都培育出一批世界級企業。

近期接連傳出的好消息也見證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整體躍升——前三季度,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使用量全球占比23.7%,居世界第一;9月26日,株洲中車時代電氣公司下線我國首條8英寸車規級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芯片生產線;10月27日,大眾汽車全球首個專為MEB純電平臺車型生產而新建的工廠在上汽大眾投產……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占比達到車輛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行業核心技術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要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未來,新能源汽車還會帶來更多驚喜!

一艘艘世界級船舶,見證綜合制造水平提升

大國重器錘煉創新實力

鏡  頭

10月27日,上海長興島,中國船舶江南造船公司,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達飛香榭麗舍”正式命名交付。這艘巨輪型寬61.3米、總長399.9米,比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還長60多米,可裝載2.3萬個標準集裝箱。

兩周后,又有好消息傳來。11月10日,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在中船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轉入塢內總裝搭載階段。大型郵輪被譽為“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水平和制造實力。如今,我們離造出郵輪的夢想越來越近了!

極地破冰科考船雪龍2號成功交付,“藍鯨1號”首次成功開采可燃冰,全球最大集裝箱船順利下水……過去5年,我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領域捷報頻傳。“‘十三五’期間,我國船舶行業保持了全球市場領先地位,在技術創新上取得許多突破。”中國船舶信息中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升江舉例說,過去幾年,我國LNG(液化天然氣)船實現了批量化生產,還相繼研發生產出漁業捕撈船、風電安裝船等一批高附加值船型,船用柴油機、壓載水系統等配套設備制造能力也有所提升。

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脊梁。“十三五”期間,一艘艘巨輪之外,還有一件件大國重器相繼問世:“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C919大型客機、復興號高鐵、8萬噸模鍛壓力機……

展望“十四五”,裝備制造業有望再創佳績。“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船舶產品譜系和總裝配套體系、最大規模的船舶生產建造能力,還擁有科研、人力等優勢。”在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看來,我國船舶工業集產能、市場、技術等優勢于一身,具備了進一步攀登高峰的能力。

“重大裝備制造是一項系統工程,對產業鏈條的要求很高、帶動性也很強。”劉戒驕建議,“十四五”期間我國大企業在研發制造重大裝備時,要注重給國內配套企業更多應用、試錯、提升的機會,以推動整個制造業的技術進步。

轉自《中國物流與采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