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糖價穩中有漲,國際糖價持平略漲,國內外價差繼續有所縮小。90%關稅后繼續高于國內。預計近期國內外糖價將繼續以平穩弱勢運行為主。
一、國內糖價穩中有漲,漲幅3.0%
2月份,國內食糖均價每噸5130元,環比漲151元,漲幅3.0%;同比跌736元,跌幅12.6%。國內糖價穩中有漲的主要原因是本榨季我國食糖產量或將低于榨季初的預計,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開展首期臨時儲存食糖50萬噸、國際糖價回暖等使得市場信心有所恢復。
二、國際糖價持平略漲,漲幅2.0%
2月份,國際食糖均價每磅12.95美分,環比漲0.26美分,漲幅2.0%;同比跌0.66美分,跌幅4.9%。國際糖價持平略漲的原因主要是:原油價格上漲、基金空頭回補、巴西和印度供應可能下降、迪拜國際糖會對于供應過剩將轉為短缺預期達成共識等。
三、國內外價差轉為擴大,90%關稅后的進口糖繼續高于國內
2月份,配額內15%關稅的巴西食糖到岸稅后價每噸3427元,環比跌24元,跌幅0.7%,比國內糖價低1703元,價差比上月擴大174元。進口配額外50%關稅的巴西食糖到岸稅后價每噸4363元,環比跌31元,跌幅0.7%,比國內糖價低767元,價差比上月擴大182元。對關稅配額外征收40%保障措施關稅的巴西食糖到岸稅后價每噸5434元,比國內糖價高303元。國內外價差轉為擴大的原因主要是國內糖價漲幅大于國際糖價漲幅。
四、國際糖業組織預計三大主產國食糖產量下滑
國際糖業組織(ISO )的最新報告仍是1月8日所發布的月度報告,預計2019年三大主產國食糖產量下滑:印度預計將連續兩個年度成為全球最大的糖生產國,但因降雨量大幅下降、且作物感染白蛆病,馬哈拉施特拉邦預計今年產量大幅下降。ISO稱泰國糖業公司預計2018/19榨季食糖產量為1350萬噸、較上榨季下降120萬噸。而巴西將更多地生產乙醇,亦將導致糖產量減少。
分析機構F.O.Licht1月份更新的全球糖市2018/19年度平衡表預估顯示將出現190萬噸缺口,而12月預估為170萬噸。相比之下,2017/18年度為過剩680萬噸。目前預計2018/19年度世界總產量為1.85億噸,比去年12月預估增加6.3萬噸。全球消費量從去年12月的1.863億噸小幅上調至1.864億噸,較2017/18年度的1.836億噸增長1.5%。
國際糖業組織(ISO )所發布的最新報告仍是2018年11月15日的季度報告:預計,2018/19榨季全球糖市過剩217萬噸,低于8月預估的675萬噸。ISO還稱,2019/20榨季全球糖市將面臨200萬噸的缺口,糖市供應過剩階段將終結。10月22日,巴西農業咨詢機構Datagro稱由于巴西和印度食糖產量下滑,預計2018/19榨季全球食糖供應缺口為71萬噸。9月受持續炎熱干旱的天氣影響,歐盟、巴西等世界主要產糖國(地區)食糖產量預期減少,國際商品分析機構Green Pool將2018/19榨季全球食糖供應過剩量的預估值從662萬噸下調至424萬噸。8月22日囯際糖業組織(ISO) 發布的報告,預計2018/19榨季全球糖市供應過剩675萬噸,上次預估量為850萬噸。
五、主產區情況
廣西1月26日首家糖廠收榨,預計2月下旬還會有少部分糖廠陸續收榨,預計食糖產量略低于全國糖會的估值;云南至2月21日云南開榨糖廠有54家,最后一家糖廠的開榨時間預計是3月30日;內蒙古至1月低僅余3家糖廠未收榨,預計食糖產量略低于全國糖會的估值;新疆至2月中旬只有一家糖廠收榨時間未定,預計食糖產量略低于全國糖會的估值。
六、預計近期國內外糖價主要以平穩運行為主
隨著國內食糖生產的進一步深入新糖產量不斷增加,而食糖銷售較為清淡、成交一般,在沒有新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下,預計近期國內糖價以平穩運行為主。
國際糖價2月25日開始下降,26日繼續下降,主要是“預期全球食糖供應短缺”這一利好消息已體現在國際糖價上,畢竟“供應短缺”還沒有真正到來,況且國際糖市巨大的庫存仍需時日消化。目前國際市場缺乏新的基本面消息,若無利好消息,預計國際糖價將繼續平穩弱勢運行為主。
作者:若蘭;來源:沐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