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大蔗糖產區,廣西的甘蔗種植面積、蔗糖產量連續26年居全國第一位,食糖產量占全國總產量6成以上。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大學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保善長期和農民打交道,此次他將要提交的建議就是希望能夠為蔗農和榨糖企業發聲。
他表示,如果能培育出超高產品種,結合種植技術進步,將有望大幅度提高糖料蔗的單產和總產量,提升中國蔗糖行業的競爭力,更好保障我國食糖可控和穩定地供給。
鼓勵蔗農投資蔗田形成良性循環
據介紹,廣西現有甘蔗田近1200余萬畝,但廣西蔗農的收入非常低,“去年平均下來每畝掙400來塊錢。”陳保善表示,如果糖價在5600元(含稅)/噸,而甘蔗價格在500元/噸,這些地方的糖企基本都將處于虧本狀態。他表示,蔗農收入低,主要是產出投入比低,平均每畝不到5噸蔗。此外,種植大戶還得承受地價過高的壓力。
南都記者了解到,廣西條件好一點的蔗區,蔗田流轉的平均費用已經達到一畝地1000元/年。陳保善直言,“太貴了!”
他表示,想建議國家參照種糧補貼的辦法,對種蔗實施補貼,激發蔗農種蔗的積極性,“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鼓勵蔗農向蔗地投資,讓它更肥沃一點,更高產一點,拿到的補助更多一點,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實現藏糖于地的目的。”
通過科技創新提高蔗農和制糖企業收益
在陳保善看來,想要提高蔗農和制糖企業的收益,另一方面就是通過科技創新。根據2015年國家發改委和原農業部印發的《糖料蔗主產區生產發展規劃(2015-2020年)》,為確保食糖有效供給,避免市場價格大起大落,要在廣西和云南建立700萬畝糖料蔗核心基地,其中廣西占500萬畝。據悉,當前廣西大部分蔗農種植的還是上世紀70年代的品種,因為病害重,種性退化,產量降低,宿根年限縮短。
據南都記者了解,國內多家科研機構正在培育能夠替換的新品種。陳保善說,他所領導的團隊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他們培育出的高產高糖高抗黑穗病的“中蔗”系列品種,已經完成了多年多點生產性試驗,表現很好,目前正在履行最后的品種登記手續。
除了培育優良品種外,他們還在研究配套的肥料和栽培技術,包括新型的精準種植和管護機械,通過大力推廣機械化,降低人力成本。“我們希望通過超高產品種的推廣,實現產量提高50%、宿根年限從2-3年提高到5年,讓蔗農種蔗純收益提高到每畝每年1000元,實現翻一番目標。”陳保善說。
“若能針對廣西大學具有的優勢繼續做強,并把廣西目前的學科短板補齊,這樣的學科建設將有助于拉動學校整體水平的提升,提高服務廣西和西南地區的能力,還將有助于輻射東南亞國家,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陳保善說。
作者:XXX;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