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121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5.2%,十年增加近70萬億元、年均增長6.2%,在高基數基礎上實現了中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121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5.2%,十年增加近70萬億元、年均增長6.2%,在高基數基礎上實現了中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
物流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性、支柱性產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與物流業相關的熱詞提及頻率高達156次,為行業發展繪就了藍圖。
關鍵詞一:5%左右
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121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5.2%,十年增加近70萬億元、年均增長6.2%,在高基數基礎上實現了中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
2022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根據病毒變化和防疫形勢,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面對經濟新的下行壓力,果斷應對、及時調控,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我國經濟展現出堅強韌性。
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解讀:GDP的增長,反映出經濟發展動力和國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費能力的強弱。2022年,面臨新冠疫情沖擊、國內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在攻堅克難中穩住了經濟大盤,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基本完成全年發展主要目標任務,今年5%左右的增長率,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堅強韌性,更是體現了應對考驗的中國智慧。
關鍵詞二:擴大內需
過去五年,我國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立足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更多經濟增長動力源,著力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疫情發生前,消費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面對需求不足甚至出現收縮,推動消費盡快恢復,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從15.8%提高到27.2%。
2023年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要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萬億元,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促進區域優勢互補、各展其長,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解讀:堅持擴大內需,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進民生福祉的必然選擇。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堅持擴大內需是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增強發展活力和韌性的迫切需要。進一步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有利于暢通國內大循環,有利于增強發展韌性和擴大回旋余地。
對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穩住經濟大盤,國內需求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同時,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關鍵詞三:現代化產業體系
過去五年,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把制造業作為發展實體經濟的重點,推動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有力促進了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中國制造的品質和競爭力不斷提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解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優化供給側結構、帶動需求擴大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國已建成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但產業鏈供應鏈仍不完善,某些關鍵節點和核心技術仍受制于人。
打造完整而有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必須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才能把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國家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前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加,技術封鎖現象加劇明顯,因此我們要發揮自身的內生比較優勢,集中關鍵力量進行重點領域的科技攻關,盡快補齊我國重點產業鏈發展短板。
現代物流是國民經濟的血脈系統,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在促進經濟流通、優化產業空間、提升消費品質等方面意義重大,對促進企業降本增效和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關鍵詞四:綠色轉型
五年來,我國積極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加強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2023年,將繼續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解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由于我國人口眾多,自然資源稟賦相對不足。
多年來,我國高能耗、高污染企業“減量”發展,取得了可借鑒的經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仍是未來發展的應有之意。讓人民群眾越來越多地享受到藍天白云、綠水青山。
關鍵詞五:積極利用外資
過去五年,我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深化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合作。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以高水平開放更有力促改革、促發展。積極有效利用外資,出臺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不斷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推動高質量共建 “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今年,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擴大市場準入,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等高標準經貿協議,主動對照相關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繼續發揮進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
解讀: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過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現已成為跨越地理限制、突破文化差異、融合發展需求的開放式、全球性合作平臺。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繼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發揮外生比較優勢,強化內生比較優勢,不但助力我國現代化產業建設,更有助于世界經濟穩定。
關鍵詞六:鄉村振興
過去五年,我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強農惠農政策,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始終不懈地把14 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扎實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立足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收。
2023年,將繼續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
解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鄉村振興”,足以可見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已經全面提到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程。
農民不富,中國不富。我國仍有6億人口生活在農村,實現鄉村振興,是農民走向富裕的重大機遇,也是國家強大的重要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方式一次大的轉變。只有鄉村振興,才能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鄉村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的關鍵一步。
轉自:現代物流報